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基础的铺垫,历史学科的学习也是一样,同样是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本文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中历史必背的知识点,有需要的同学赶快收藏起来吧!
初中历史易错知识点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半殖民地是形式上的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受到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
半封建是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成分,但仍保留着封建剥削制度。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形式上是独立国家,但其独立的政治开始受到外来干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了外来资本主义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
2.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直接: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工业文明成果进入中国,方便了人们出行、促进了商品流通、丰富了人们生活。
3.南京条约是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割香港给英国,这是两个不同的地理概念。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赔款是2100万元,不是白银而是西班牙银元,折合白银1512万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是一个发展过程,《南京条约》签订仅仅是开始。最先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
4.近代被迫开放和现代改革开放的区别:近代开放和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是列强强迫中国开放的,主权受到损害,以便利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现代改革开放是主权在中国,是为了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资金,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5.火烧圆明园是英法联军而不是八国联军,时间是1860年不是1856年。但八国联军和英法联军都曾侵占过北京。
6.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八国联军中的“奥”指奥匈帝国,不是奥地利,当时还没有奥地利。而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不是八国,而是十一国,多了比、荷、西三国,《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是“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7.洋务运动虽然向西方学习,但只是学习技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所以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良运动,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是其失败的根源。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我们现在改革开放是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是为了发展我国的经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8.近代化和近代史的区别:近代化是指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这两大领域开启性事件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近代史是指现代史之前的历史,即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历史,时间是1840年—1949年。揭开中国教育近代化序幕的是洋务运动的京师同文馆,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京师大学堂。
9.近代化探索中,在经济和政治方面探索的开启性事件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19世纪末,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核心内容应该是西方政治制度。
10.孙中山先生没有亲身参与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初中历史顺口溜
1.灿烂的青铜文明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
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
“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
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
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
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2.春秋战国的纷争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
“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第二霸主晋文公,城濮之战称英雄,
“退避三舍”诱楚军,大败楚军城濮中。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多战争,
齐王军师名孙膑,围魏救赵战桂陵,
前二六0战又起,秦赵之间战长平,
赵括纸上来谈兵,四十六天粮草尽,
赵军大败秦军胜,从此六国难抗衡。
3.大变革的时代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
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农田,
治水功劳胜大禹,造福人民几千年。
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
承认私人有土地,奖励耕战免徭役,
废除贵族的权力,建立县制搞治理,
经济得到大发展,军队有了战斗力,
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