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全称:北京市通州区大方居幼儿园
姓名:刘京川
幼儿园中如何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教师在对幼儿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时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合适的目标,选择恰当的内容和形式,以中国传统节日—— “过大年”为载体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选择相应的教材教具并且能够分不同等级水平的采取相应策略来支持幼儿活动,以顺利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教材教具”
前言: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的重要财富,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幼师,我深知保护好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更懂得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不易,想要在幼儿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就是要让幼儿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只有当幼儿从内心中正确理解了其中的概念和意义以后,幼儿们才能够对其产生兴趣,从而乐于参加相应活动。其次,教师要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做到言传身教,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渗透。本学期开展了“高高兴兴过大年”的主题活动。那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呢?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根据幼儿兴趣,制定 “过年”主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对于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才能够继续深入的探究,从而获益,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能够激发储存于内心的力量,有了兴趣,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才能够变高。
(一)主题的由来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老节日,在辞旧迎新之际,组织开展庆新年活动,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
(二)主题下的相关活动与环境创设
1.绘制“过年”主题下的思维导图
本班的“高高兴兴过大年”的主题活动大概持续了有三周之久,围绕着幼儿感兴趣的过年习俗为中心内容,利用好各个环节与幼儿进行讨论,最后,班级教师共同商讨为幼儿绘制了“过年”主题下的思维导图,生成了主题各类相关活动,幼儿们充分享受了自己当“小主人”的感觉,拥有了对于主题的掌控权。
2.开展“高高兴兴过大年”主题活动
主题相关活动分为集体活动、区角活动,晨会和生活环节。我们第一周首先开展的是大组活动《生肖的故事》,在活动中,首先与幼儿们共同了解了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十二生肖,幼儿们对于中国的十二生肖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产生了浓厚兴趣,班级教师采用了十二生肖剪纸的图形创设了班级主题墙,幼儿们对于主题墙上面的十二生肖非常的热爱并能够在过渡环节主动的观看墙饰和按照顺序说出十二生肖。
紧接着,我们又组织开展了《欢天喜地过新年》的大组活动,与幼儿们共同感受了中国的过年习俗。在活动中,发现幼儿们对于中国过年习俗方面的相关知识非常的喜爱并且都能够热情高涨的与教师进行互动,所以基于幼儿兴趣,设计了《剪窗花》和《卷炮仗》的小组活动,在剪窗花的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足够的剪刀和不同颜色(以红色系为主)的彩纸,幼儿们对于对称折和剪规则与不规则的图案都非常的感兴趣,并且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窗花类型,大部分幼儿在剪完窗花后能够自己主动的将窗花贴到班级窗户上进行环境装饰,还积极地与同伴进行分享,进行同伴间的相互学习。
在《卷炮仗》的小组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足够的红色和黄色彩纸,胶棒等材料,充分的锻炼了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协调发展,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放炮仗方面的过年习俗。在第一周的最后,与教师一起欢唱了《新年到锣鼓敲》幼儿们在喜庆的活动中,高高兴兴的感受在中国过年的风俗习惯。
3.组织园内集体的庆新年活动
在第二周时,集体响应了园内组织的庆新年活动,首先利用晨会环节与幼儿共同讨论了本周的庆新年相关活动,内容包括《许下一个心愿》、《扫房子》和《剪挂签》。在《许下一个心愿》的大组活动中,幼儿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新年愿望,并利用教师提前准备好的水彩笔,装饰材料,胶棒等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以艺术创作的形式将自己的愿望表达在了心愿纸上,并装饰到了班级主题墙中。
教师还为幼儿们提供了扇形的有着中国结装饰的心愿卡,请幼儿将自己的新年愿望画好并与家长共同粘贴在园内的心愿墙上,孩子们在活动中真诚的表达了自己对于新年的愿望,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毫无保留的展现给了大家。在《扫房子》的大组活动中,幼儿们与教师共同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扫房子,在教师播放的喜庆的过年音乐中,我们与孩子们把共同生活的班级当做自己的家一样打扫,都能够努力的把班级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以最崭新的样貌迎接新的一年。
在《剪挂签》的大组活动中,教师首先向幼儿介绍“挂签”的概念——表示着一种祝福和吉祥,另外象征着富有,普及了传统文化,因为有了之前剪窗花的前期经验,所以孩子们都能够积极的进行艺术创作,剪出各式各样漂亮的富有细节的挂签。
4.“高高兴兴过大年”最后一周的主题活动
在“过大年”主题活动的最后一周,教师组织开展了《挂挂签》、《画年画》和《舞龙会和舞狮会》的相关艺术活动,幼儿们利用教师准备的水彩笔等颜料与教师一起完成年画方面的艺术创作。教师也在幼儿的指引下,按照幼儿的意愿,将挂签和窗花等作品,协助幼儿粘贴到班级环境中,如:门楣上、窗户上。
幼儿们在欣赏《舞龙会和舞狮会》的相关视频时也能够自发的学习与模仿视频中舞龙和舞狮的动作,感受过年的喜庆氛围。结合班中开展的主题活动,设计了《写福字》和《画兔爷》的相关小组活动,在《写福字》的小组活动中,幼儿们运用教师准备好的笔墨,大胆的在红纸上写画出福字。在《画兔爷》的小组活动中,幼儿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五颜六色的水彩颜料将白色的兔爷画上一道又一道美丽的线条,完成属于自己的美丽的作品。
教师还组织了《串糖葫芦》《包饺子》《制作大红包》等相关大组活动,在《串糖葫芦》的大组活动中,教师为幼儿们提供了足够的水果,竹签,以及熬糖工具,《冰糖葫芦》的音乐,幼儿们在教师的协助下品尝到了自己亲手串的糖葫芦,并在边品尝糖葫芦的过程中边观看熬糖的电视直播,感受了浓厚的过年气息。在《包饺子》的活动前,教师提前准备好了很多的面,馅,擀面杖等制作工具,孩子们也同之前一样,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感受了团圆的氛围。
二、活动的不足与下一步设想
本班的主题活动虽然按照幼儿的兴趣循序渐进的开展的,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发现小组活动的设计还不够深入,种类略少,应该多多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来激发幼儿兴趣,另外, 在主题活动的支持与延伸方法上还需加强,需要在更多的细节上再多加深入指导,所以下一步重点研究是如何更加深入的开展有关主题的小组活动。
小结展望:
我相信幼儿们都是非常有潜力的,无论是从思维模式还是从艺术创造方面,围绕着以幼儿的兴趣为基准点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势在必行, 班级主题墙的创设与幼儿的活动是紧密不分的,教师要善于发现活动的不足及时的进行反思,更要有一双敏锐的双眼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多鼓励与支持幼儿,把主动权交给幼儿,以静待花开的心态去迎接每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如何在幼儿日常活动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甘肃教育,2020(04):38
[2]刘金娣.幼儿教育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07):69-70
[3]许亲儿.怎样融传统文化于幼儿教育中[N].发展导报,2019(18):07-12
[4]王晓莉.浅析幼儿园教育活动与传统文化结合[J].才智,2018(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