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学习化学的初中生来说,化学是个陌生的学科,小编整理了一些重要知识点。
物质的变化
1、概念: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
2、判断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常见仪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 — 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
块状 — 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滑)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
3、量筒:①无‘ 0 ’刻度;② 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 平视 (否则 俯大仰小 )
4、酒精灯:
①注意事项: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空气的组成
1、氮气( 78% )、 氧气( 21% )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 气体及杂质( 0.03% )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 1 )药品:红磷
( 2 )步骤:①检查气密性;②集气瓶中加少量水;③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塞紧塞子。
( 3 )实验关键:红磷必须过量;装置必须密封;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
各种反应
1、合反应:特点:“多变一” 字母表示: A+B → AB
2、分解反应:特点:“一变多” 字母表示: AB → A+B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
1 、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 、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 )
3 、含义:以 2H2+O2 点燃 2H2O 为例
①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 2 个氢分子与 1 个氧分子化合生成 2
(或原子)个数比 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 4 份质量的氢气与 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 36 份质量的水。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化学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