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间及指导思想

管理员2025-04-09269阅读评论

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小编整理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历史意义等相关知识点,快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辛亥革命时间及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称“三民主义”。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它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

辛亥革命意义

1.辛亥结束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2.宣告了封建君主专政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

3.同时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人们的精神解放。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三民主义的要点

民族主义:反对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民生主义:其最重要的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辛亥革命介绍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