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是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的。全国人大会议投票决定,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
植树节的由来
1883年,年仅18岁的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幼苗栽种成材。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提倡植树造林的人。他的《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后,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规定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平病逝。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将植树节改为了他逝世的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所以,植树节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人们义务参与植树造林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