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底数

管理员2025-04-10336阅读评论

物理学中,底数指描述强子内部性质的一种量子数。数学中,底数指幂(x=n^m)中的n,或者对数(x=logaN)中的a(a>0且a不等于1)。底数,很多时亦称基数。

什么是底数

物理学——底数

1974年以前强子结构的夸克模型认为存在三类夸克:即上夸克、下夸克和奇异夸克。1974年,J/ψ(3100)介子的发现间接证明了粲夸克的存在,而1977年Υ族介子的发现,又表明了一种新夸克的存在。这类新夸克称为底夸克,即b夸克。

底数是体现在粒子组成中所包含底夸克的量所引入的量子数,底夸克的底数B为1,反底夸克的底数B为-1。强相互作用下,底数是守恒的。根据夸克模型理论,现实世界观察到的所有强子,都是由各类夸克构成的束缚态,量子色动力学为这类束缚态提供了动力学基础。

底粒子就是底数不为零的夸克束缚态。例如,B(5200)介子就是底粒子。底粒子束缚态内一定包含底夸克或反底夸克,反之,包含底夸克或反底夸克的束缚态不一定是底粒子。例如,Υ族粒子,是由正反底夸克构成束缚态,但是底数为零,这类粒子不是底粒子,而称为底偶素。

在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过程中,底数是守恒的,在弱相互作用过程中底数可以不守恒。

数学——自然底数

对于数列{(1+1/n)^n},当n趋于正无穷时该数列所取得的极限就是e,即e=lim(1+1/n)^n。

数e的某些性质使得它作为对数系统的底时有特殊的便利。以e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用不标出底的记号ln来表示它;在理论的研究中,总是用自然对数。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