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有很多同学会感到紧张,这时就需要减压,只有正常的状态才能考出好成绩。下面介绍的是中考前如何为学生减压,仅供参考。
中考前学生心理状态
1.过分激动状态
常表现为情绪体验强烈而紧张、心跳加快、情绪状态不稳定,考生如果处于这种状态,往往注意力失调、心不在焉、不能控制自己。这种状态是刺激物引起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减弱,兴奋过程过度升高,使大脑皮层对植物性神经系统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的结果。其产生与考生的能力水平程度、复习准备情况、临场经验、个性特点和意志品质有关。
2.淡漠状态
这种状态与过分激动状态相反,表现为情绪低落,所有心理过程都进行得非常缓慢,软弱无力。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缺乏信心、心境不佳,知觉和注意过程的减弱,不果断,甚至不想参加考试。这种状态同考生大脑皮层兴奋过程下降,抑制过程加强有关,其产生是由于过度疲劳或考前复习过度而引起的。从心理上的原因来看,往往与考生对考试的不利方面想得太多,又没有解决的办法,缺乏顽强的意志有关。
3.盲目自信状态
主要表现在对考试的艰巨性和困难估计不足,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盲目自信,处于这种状态和考生不准备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克服困难,注意强度下降,知觉、思维迟缓、这种状态对考生能力水平的正常发挥不利。
如何为考生减压
1.学会自我减压,树立良好榜样
离中考越近,很多父母越焦虑不安,考生很容易受到这种情绪影响。因此,父母要学会调适自身的状态,才能减少考生的压力和负担。一方面,增加和班主任、任课老师的沟通,了解考生的学习情况,减少不必要的忧虑,并给考生合理的定位。另一方面,不要过度关注考生的考试成绩,更要避免和别的考生比较,否则容易导致自己和考生内心不平衡,反而对考生造成干扰和伤害。另外,父母还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应对压力的方法,增强孩子克服压力的勇气和信心。
2.鼓励考生倾诉,通过沟通减压
倾诉能较好地释放情绪,缓解压力。当考生感觉父母愿意倾听他的需要时,他是愿意倾诉自己的想法、困惑和烦恼的。在考生倾诉的过程中,父母最好不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妄加评判,而要以平等的心态引导考生表达真实想法、情感和需要。这样,考生能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认可和被接纳,更希望通过倾诉得到心理上的放松和支持。父母还可以鼓励考生跟其他亲近的哥哥姐姐,或老师、同学、朋友等信赖的人去倾诉和交流。
3.参加适量运动,有效宣泄压力
适量的运动也是释放烦躁、抑郁、焦虑等情绪,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父母要鼓励考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参加适量的运动。父母可以抽出时间陪考生一起散步、跑步、打球、爬山或参加其他家庭活动,利用各种健康的方式宣泄压抑的情绪,缓解疲劳。若是觉得复习时间太紧张,父母也可鼓励考生抓紧间隙时间进行身体锻炼和放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