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尽的故事和道理

管理员2025-04-09258阅读评论

江郎才尽的意思是江郎的文才没了,比喻才思减退。下面整理了江郎才尽的故事和道理,供大家参考。

江郎才尽的故事和道理

江郎才尽的故事

传说南朝时期,有位少年名叫江淹,家境贫困,读书刻苦,自小写得一手好文章,人称江郎。江郎吟诗写文时文思泉涌,常有奇言佳句出现,渐渐成为名噪一时的文学家。江郎曾任宣城太守,当他罢职回家的时候,停船在禅灵寺,夜里他梦见一个自称张景阳的人说:“以前我送给你一匹锦缎,现在该到还我的时候了。”江淹遂从怀中抽出几尺锦缎,那人很生气,说他把锦缎剪裁得快没了。正在埋怨,见丘迟(当时一文人)站在旁边,张景阳便对丘迟说,“剩下这几尺,也做不成什么了,就送给你吧。”还有一次,江淹在凉亭午休,又梦到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的笔放在你那里多年了,现在应该还给我了吧。”江淹随即向怀中一摸,竟真的掏出一支五色笔来,于是就把笔归还郭璞。经过这两个奇特的梦境以后,江淹写起诗文来,就再也没有名言佳句了。

寓意:传说里的“送锦”“还笔”,纯属梦境,说“江郎才尽”,还不如说他是生活“尽”了。江淹的官做大了,脱离了社会生活和人民,失去了灵感与才气。没有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写作的源泉自然就会枯竭。作为典故,用以喻指文人才思减退。

道理

江淹早年为当官,拼命用功读书,有了学识,能写出好文章,动人的诗篇。但当了大官,名利皆有,心满意足,尽享荣华富贵,不再刻苦用功,常年不看书、写诗,这样他的才能就用尽了。正所谓:“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古往今来,大部分有成就的人都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在这方面留下的美谈也是举不胜举。勤奋是通往成功的阶梯,只有勤奋学习才能精于学业,反之,贪玩懒惰就会荒废学业。这告诫我们要不满足现有的成就,只有努力上进,积极进取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