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接下来分享画龙点睛的意思。
画龙点睛的意思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出处: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用法: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点石成金、点睛之笔、破壁飞去、锦上添花。
反义词:弄巧成拙、画蛇添足、一语道破、点金成铁。
道理
世上本无龙,画的龙更不会飞。但它生动地说明了点睛是画龙的关键,眼睛画得好,龙就如同活的一样。其实不仅仅画龙是这样,画人也是如此。眼睛是心灵的窗子,画好眼睛才能传出精神来,把人画活。如果一个画家只专注了去画头发,哪怕再工细,再逼真,也是不能画好人的。从“画龙点睛”的故事中我们能够得出这样一个道理,这就是做事情如同画龙一样,要把事情做得圆满。
画龙点睛造句
1.求质量不求数量,求精品不求次品,精彩在于画龙点睛而不是画蛇添足。
2.这幅画在主题旁边添了一朵荷花,不但没有画龙点睛的妙处,更觉画蛇添足了。
3.有效规划布局,合理使用空间,以小博大,画龙点睛,创造美味家居生活!
4.最后的这段话十分精彩,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5.苏洵《六国》结尾“苟以天下大,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画龙点睛似的点明全文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