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马上到了,小编整理了一些腊八节内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腊月由来
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在远古时,“腊”原本是一种祭祀仪式。在新旧交接之时,人们用猎获的禽兽举行大祭,驱邪避灾,祈福求祥。《礼记.效特牧》中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当时“蜡”、与“猎”与“腊”为同一个字,因此,古人将每年举行的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的祭礼称为“腊祭”,冬末的十二月就被称为“腊月”。
腊八节古诗
《腊日》
唐代: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腊八节习俗
腊八粥,又名“七宝粥”、“五味粥”。“七宝”指的是粥里的各种点缀物,也就是杏仁、桃仁、果脯等。“五味”则指粥的五种主要原料,即江米、黄米、豆子等。
到了元代,配料不断改进,以胡桃、松子、乳蕈、柿、栗子为配料。每逢腊八,“煮红糟粥以供佛饭僧,都中官员士庶作朱砂粥”,无论是红糟粥还是朱砂粥,都充分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对佛教中喇嘛教的崇拜。
明清时,腊八粥的制作更加精细,《燕京岁时记》说:“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末、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瓤、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菊葡以作点缀”。
以上就是一些腊八节黑板报内容的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