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可怜是什么意思

管理员2025-04-09247阅读评论

可怜是可爱的意思。可怜九月初三夜的意思是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

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可怜是什么意思

《暮江吟》原诗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翻译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暮江吟》注释

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暮江吟》赏析

第一、二句写出了傍晚夕阳倒映在江面上的颜色,表现了江面波光粼粼,光色变化的绚丽的景色。“铺”字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诗人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托在景物中。第三、四句是是诗人对“露”“月”的形状描写,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蕴含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在诗界有广大教化主的称号。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文学家,文章精切,特别擅长写诗,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作品平易近人,乃至于有“老妪能解”的说法。

白居易早年积极从事政治改革,关怀民生,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须取材于现实事件,反映时代的状况,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继杜甫之后实际派文学的重要领袖人物之一。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