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最后20天还能提高成绩吗?能的,只要找对方法,付出努力,成绩还是可以提高的。下面介绍的是中考学习方法,仅供参考。
中考学习方法
1.读透教材,落实基础知识;课堂复习,提高复习质量;进行题目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2.错题整理在学习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是很多老师都建议学生去做的一个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它是你平时的积累,也反映出你的欠缺之处,并加以强化训练。如果你之前没有整理错题,从现在开始也不算太晚。整理的范围可以缩小到模拟卷上。在整理的时候,建议按照知识点整理,将同一模块的错题整理在一起。
3.正确选择试卷提高效率:考试临近,学生整天忙于听课、做题、看不完的复习资料、做不完的题、忙得焦头烂额。选择性价比高的试卷来做,可以很大提高复习效率。
做真题(近三年全国中考题)、做模拟卷,熟悉考试方向、做典型题,核心知识典型例题,重点复习、做错题,认真找错误原因。
中考复习方法
一、复习时要做到“五到”
即复习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耳到、心到。尤其以心到最为重要,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多器官感知信息,记忆的效率就高。有研究表明,光看只能获取知识的20%,光听只能获得知识的15%,如果眼看、耳听、手写、脑思同时并用,则可获取知识的50%,所以“五到”是提高复习效率、增强记忆能力的关键所在,一定要养成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习惯。
二、要养成固定时间内复习固定内容的习惯
有关资料表明:一个人确实存在着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内,做某一类事情可获得最佳效果的生理、心理规律,这就是人体生物钟现象,这一规律运用到复习上就要求养成固定时间内复习固定内容的习惯,一到这时间,心理上就会做好准备,复习的效率就高。
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复习
大量的实践证明,理解后的知识易记难忘。可见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要复习好功课,必须先得把知识消化了才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上课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把课听懂,当天的疑难问题当天解决,决不拖到第二天。
中考学习时间规划
早上6点-8点: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清醒,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
早上8点-9点:据试验结果显示,此时人的耐力处于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上午9点-11点:试验表明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
正午13点-14点:饭后人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调整一下,养精蓄锐,以利再战。最好休息,也可听轻音乐。但午休切莫过长。
下午15点-16点:调整后精神又振,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
傍晚17点-18点:试验显示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间。这段时间适宜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
晚饭后:应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可分两三段来学习,语、数、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难易交替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