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样做好初中家长,怎样教育初中生。
初中家长要注意什么
进入初中阶段之后,对于孩子的学习不仅仅不能松,反而要更加重视,6年级,7年级是奠定数学,英语两门科目基础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两年不好好学习,那么到了8年级孩子就会一下子下滑,最终难以回到正常的位置。
如果6年级,7年级不盯紧,而觉得孩子成绩不错, 那么到了8年级,9年级,由于学习习惯造成的基础问题一放大,家长就会发现6年级,7年级看似不错的成绩背后,是无数知识点的漏洞,到了8年级,9年级已经积重难返了,这也是许多学生初二成绩迅速下滑的原因。而且即使如此,8年级,9年级的科目比之孩子未来要面对的高考挑战,简直不值一提,连8年级,9年级都搞不定,那高考语数外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了。而一切的关键,恰恰就在于进入初中的头两年。
如何教育初中生
学生有哪些压力
理解孩子有哪些压力,你才能真正帮到他。一般说来同学们的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心理上的,怕自己考得不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二是身体上的,长时间的紧张作息,超强度的听课做题,睡眠不够,他的身体自然感觉不舒服、累、压抑。
家长不该说什么
不要总是跟孩子讨论最后的结果。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言语中带着威胁和恐吓。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要从一条湍急的河流上走过一座独木桥,过桥之前不断地说掉下去会如何如何,那么过桥的时候还能走的安稳吗?
为啥越临近考试孩子越厌学
基本上我遇到的每个学生都反映他们会在某个阶段有这种感觉:一方面内心很焦急,一方面却又感到说不出的疲倦以至学习没效率。当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时,请家长首先理解,这是大脑给出的一个信号:孩子需要适当休息调整了。
如何面对自暴自弃的孩子
一些基础差的孩子这个时候容易自暴自弃,“反正我不行,复习也没用”。实际上,最后的冲刺对考生可能改变不大,但对中考考生,由于初中的知识点相对简单,我们的确看到有一些同学就是靠最后冲刺大幅提高中考成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