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总复习_知识点总结归纳

管理员2025-04-11311阅读评论

步入初三之后,化学也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小编整理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初三化学总复习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O2、H2、CO2、CO、C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碳酸气)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2、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难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CO2、HCl、NH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实验注意的地方

1、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2、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3、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SO2、NO2用碱液吸收。  

4、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推断题常用知识点

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1)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2)蓝色沉淀:Cu(OH)2、CuCO3  

(3)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4)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5)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初三化学总复习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