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的意思和典故

管理员2025-04-09123阅读评论

唇亡齿寒的意思是: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唇亡齿寒的意思和典故

唇亡齿寒的意思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成语故事

晋侯再次向虞国借道去征伐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处在虞国的外面。虢国如果灭亡了,虞国必然跟着灭亡。有言:‘辅车(颊骨与牙床)相依,唇亡齿寒’,所指的就是虞国和虢国之间的相依关系。”结果虞国国君没有听从劝告,晋国在灭了虢国后,顺便也灭了虞国。

用典形式

【唇亡】 清·黄遵宪:“岂有行人真坐罪,忍看邻国到唇亡。”

【唇齿】 唐·高适:“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

【辅车】 宋·刘筠:“处末加骈拇,于中或辅车。”

【忌唇齿】 宋·张孝祥:“比邻寒亡忌唇齿,君但勤渠送川纸。”

【唇齿国】 唐·杜甫:“战连唇齿国,军急羽毛书。”

【唇齿累】 明·李东阳:“惜哉鹬蚌功,误为唇齿累。”

【唇亡齿枯】 唐·白居易:“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齿亦枯。”

【暮虢朝虞】 金·元好问:“洛阳城阙变灰烟,暮虢朝虞只眼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